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十四五”时期规划纲要

来源:国家图书馆 时间:2021-10-28

 

  为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图书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的要求,明确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序 言

  “十三五”时期,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图书馆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业界、学界的积极参与下,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16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成为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文献保护项目,得到国家财政资金持续支持。在此基础上,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工作机制,陆续从文献普查、文献征集、文献整理、文献保护、数据库建设、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丰硕阶段性成果,为项目延续性开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1.文献普查渐次展开,普查成果共建共享

  采取“大馆先行、分类推进”策略,依次开展民国时期平装书、连续出版物普查工作,建成“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截至“十三五”时期末,已发展普查成员馆37家,收集发布平装书书目数据30万条,馆藏数据70万条,5万余条书目包含目次与全文,提供社会各界免费使用。连续出版物普查已汇集期刊书目数据1.4万条,报纸书目数据4000余条。

  在此基础上编纂《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完成《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哲学》《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社会科学总论》《民国时期图书总目·自然科学(基础科学)》《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农业科学》等4卷的编纂出版,共收录图书条目16890种。

  2.文献征集成果显著,整理出版规模显现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海外文献征集,共征集对日战犯审判、日本战争罪行、中国抗战、外国政府对华调查等系列专题缩微胶卷3493卷、缩微平片2208片、数字化档案6.7万余拍、老照片2万余张、视频30余份。以此为基础,形成系列出版成果和专题数据库。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整理累计立项294项,完成121项,出版图书7330册,形成“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等系列,在填补史料空白、还原史实真相、助力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专题资源建设推进,实体文献保护不断加强

  完成民国时期图书缩微胶片数字化加工1003万拍,极大丰富了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内容。建成“东京审判资源库”“日本细菌战资源库”等专题资源库,不断提升文献服务效能。推进馆藏革命文献特藏数字化工作,扫描馆藏新善本275种447册件,完成2万余拍图像扫描、图片处理及元数据制作工作。启动馆藏民国时期图书建档和酸化程度测试工作,编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书库建设标准》,配置原生性保护装具和设备,改善文献存藏条件,延长文献使用寿命。

  4.宣传推广持续开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配合国家重要纪念日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先后举办“历史的审判——馆藏东京审判图片展”“不朽的长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馆藏文献展”“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国家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精品展”“钢铁长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馆藏文献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发布会”,充分发挥文献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通过举办“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活动,陆续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培训班20期,“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线上专题培训1期,累计培训全国各类文献收藏机构业务骨干2,879人,并在17个省份开展了巡展活动,不断普及文献保护理念,培养专门人才队伍,为今后文献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工作为“十四五”时期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献底数庞大,存藏情况复杂,文献普查工作任重道远;文献老化破损严重,文献保存条件堪忧,文献保护配套资金、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再生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部分珍贵稀缺文献流散海外尚未回归;文献开发和利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延续,文献的损坏速度将越来越快,亟需加大资金投入,抓紧抢救保护,避免文献历史断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全面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史,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和党史研究的珍贵资料。科学制定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十四五”规划,对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八位老专家回信精神,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宗旨,以智慧化转型为主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播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价值与作用。

  (二)基本方针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坚持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原则,正确处理文献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服务职能,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妥推进,推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全面、科学、深入、可持续开展。

  (三)主要目标

  在继承与发展“十三五”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相关工作,继续加强文献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尽快实现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科学有效保护,充分发掘文献历史教育价值,确保国家珍贵典籍有序传承和长久安全,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提升服务党政军和社会公众的能力。

  ——文献普查深度、广度进一步加强。持续推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摸清文献存藏状况,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平装书、连续出版物普查数据,适时启动线装书普查工作。在普查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并整合“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编制各类文献总目、专目。

  ——海内外珍贵文献史料获取能力持续提升。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进海内外珍贵文献史料的征集工作,不断完善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馆藏资源体系建设,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学术支持和文献保障。

  ——文献史料研究整理成果更加丰富。进一步深入调研,充分考虑馆藏特色、资料类型、濒危状况与珍稀程度,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民国时期重要文献,特别是珍贵革命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传承经典、服务当代。

  ——实体文献保护切实有效。科学稳妥开展实体文献的抢救保护工作,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解决实体文献保护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改善文献保存环境,促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建设。

  ——文献资源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继续深度挖掘与揭示具有学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特色文献,适应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与服务平台新要求,组织整合多载体、多语种和多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专题资源库,提高资源的揭示率及利用率,充分发挥文献价值。

  ——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战略高度,发挥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在继承弘扬革命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强史料展陈揭示和舆论宣传力度,不断普及文献保护理念和文献保护知识,加强人才培养,为文献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全国协调共进,开展文献普查登记

  持续推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继续做好民国时期平装书和连续出版物普查工作,适时启动线装书普查及其文献整理工作。不断完善普查登记制度,及时根据普查单位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展调整优化普查登记工作方案,健全各类文献普查标准规范,推动普查工作广泛深入持续开展。重点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普查工作,编纂出版革命历史文献专题书目。完成《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各分卷的年度编纂出版任务,视民国时期线装书普查工作启动情况开展其普查成果的编辑出版工作。不断优化“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功能,实现多类型文献普查数据的实时发布与更新,及时将普查成果提供社会各界使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和业界学界对文献普查成果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专栏1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普查登记项目

  文献普查登记项目。继续加强与国内各级各类文献收藏机构合作,大力拓展民国时期平装书普查范围,加快推进连续出版物普查工作。重点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普查工作,探索与革命老区各类文献收藏机构的合作。做好相关普查数据评估、审校、验收、整理等各项工作。适时启动民国时期线装书普查,确保文献资源普查的完整性。

  普查书目编纂项目。积极促进文献普查阶段性成果转化。继续推动《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编纂出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施,制定工作进度表,尽早完成《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后续各卷的编纂出版。完成《革命历史文献专题书目(1911-1949)》的编纂出版工作,按照“成熟一项编纂一项”策略,不断完善革命历史文献整理出版工作。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在线服务模式,做好文献普查数据发布和平台维护工作,及时将普查成果向全社会公益开放共享,充分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资源普查成果的获得感,满足业界编目人员查询套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书目信息需要,发挥好国家图书馆行业引领作用。

  三、开展海内外文献调查与征集

  紧密结合国情大势和社会需求,充分调研海内外主要文献收藏机构的文献存藏情况,加强与这些机构的沟通联络,积极探索多样化合作保护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海内外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征集工作,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学术支持和文献保障,不断完善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海内外所藏革命历史文献、抗日战争史料、日本战争罪行文献等重点专题文献的调查与征集,以文献实体征集、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字化版权使用等多种形式促进海内外珍贵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回归,填补国内文献资料空白。

专栏2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征集项目

  革命历史文献征集项目。积极履行“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使命,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征集力度。采取“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分期分批”的征集策略,逐步扩大馆藏革命文献数字资源体量,充分发挥革命文献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抗日战争史料征集项目。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讲话精神,加强抗战史料收集工作,不断丰富国家图书馆日本战争罪行文献、对日战犯审判文献、中国抗战文献等系列专题文献内容,形成多语种、多类型、多视角的史料支撑,展现中国人民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

  四、深入推进重点文献专题整理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牢意识形态、坚定“四个自信”的战略高度,加强选题策划,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馆藏特色、资料类型、濒危状况与珍稀程度,开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专题整理工作。通过组织开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的申报评审及立项资助工作,继续有计划、成规模地开展“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民国时期珍稀档案、日记、手札文献”“民国时期文献目录、图录、索引系列”“民国时期珍稀报纸”“‘满铁’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史料的整理揭示工作。

专栏3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

  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系列整理项目。扎实开展文献调研工作,把握社会亟需文献信息及文献出版、学术研究动态,继续组织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地方博物馆、档案馆等文献收藏机构深入挖掘资料,策划专题文献整理项目,推出资料建构完整、研究亟需、服务现实的优秀选题,满足社会对文献多角度、多层面需求。重点关注民国时期革命历史文献、重要流域文献、生态文明史料、灾害史资料、近代卫生防疫资料、海关档案资料、华侨史料、教育史料、经济调查文献、社会调查文献等档案资料,不断推出优秀整理项目成果。

  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整理项目。在全面收集、挖掘、研究对日战犯审判文献基础上,继续丰富“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专题文献,按照“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的原则,制定资料整理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确定出版重点,积极推出文献价值高、学术研究亟需的审判日本战犯系列研究整理成果。

  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系列整理项目。全面推进“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专题文献的整理工作,继续组织各文献收藏机构申报抗战文献整理出版项目,充分利用业界优势,策划新选题,突破既往文献整理局限性,积极整合不同收藏机构的同类文献,推出填补空白、满足社会需要的抗战文献整理成果。

  五、切实加强实体文献保护,推动标准建设
  不断加强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工作规划,科学探索文献分级保护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开展馆藏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来源、破损状况、装帧工艺和材质的建档工作和酸化程度测试工作,为建立馆藏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总台账、实现后续文献精细化管理和精准保护打好基础。继续推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相关标准建设,编制民国时期图书破损定级标准和酸化定级标准,探索开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的分级保护。

专栏4  实体文献保护项目

  馆藏文献建档项目。开展馆藏民国时期图书信息的建档工作,按照时间顺序选取馆藏,客观记录图书的文献来源、破损状况、装帧工艺和材质状况等信息,建立档案编号。根据图书的破损状况、装帧工艺和材质状况等数据,组织编制民国时期图书分级分类保护工作方案,为后续开展文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酸化程度测试项目。对馆藏民国时期图书进行酸化程度抽样测试,统计分析不同因素对文献pH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文献酸化分级标准”,为实现后续文献精细化管理和精准保护打好基础。

  六、加强文献数字化与专题资源库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继续开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数字资源建设,加强对文献信息与资源的集成管理,持续提升文献的可视度和社会服务效能。依托文献征集及整理成果,选择有历史和学术价值的特色文献进行深度挖掘与揭示。推进“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中缅印战区抗战史料库”“西南太平洋战区日本战争嫌犯讯问档案史料库”(暂定名)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日本战争罪行史料专题服务平台”内容。加大“东京审判资源库”“日本细菌战资源库”等已有专题资源库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文献史料价值。

专栏5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

  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红色文献馆藏为基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整合所征集革命历史文献,建设“革命历史文献专题资源库”。一期发布革命图书6000余种、革命期刊170余种、革命报纸10余种,共100余万页,供党政军研机构使用。

  中缅印战区抗战史料库。以海外征集2万余页中缅印战区盟军作战计划、军事训练、后勤补给、战时宣传等历史档案为素材,开展史料整理和专题数据库建设工作,与自建“东京审判资源库”“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形成特色资源体系,还原历史真相,支撑学术研究。

  二战时期西南太平洋战区日本战俘讯问档案史料库(暂定名)。在对海外征集档案进行深度整理揭示基础上,建设专题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对二战战时日本军队组织形态、军队编制、组织运行及其决策过程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也将为研究二战史、亚太战争史、日本战争罪行等提供重要史料依据。

  七、继续做好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工作

  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重大历史题材和国家重要纪念日,做好文献展陈、宣传工作,通过大量珍贵史料展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作用。优化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功能,整合发布专题资源和工作成果,全面提升各类资源服务信息获取效率。

  继续在全国各地举办“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文献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做好专业力量储备。

  积极履行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中国中心职责,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结合国家图书馆工作实际,按照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积极传递“中国图书馆声音”,讲好“中国图书馆故事”。

专栏6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项目

  文献保护专题培训项目。充分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结合文献普查、整理、保护等各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与文献收藏机构、普查成员馆共同培养文献保护专业人才。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信息发布、线上指导、解惑答疑等工作,加强与国内民国时期文献收藏机构的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实效。

  宣传推广项目。深入挖掘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的深厚内涵,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及国家纪念日,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文献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宣传展陈,更好地发挥文献史料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5426 88545360
中国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