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岗尽责,同心战疫——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努力做好疫情期间在线服务工作

来源: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0-05-08

 

  术业有专攻,抗疫无先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闭馆不停工”,紧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做好各项在线服务和业务工作。

  充分利用在线服务模式,满足社会各界资源获取需要。通过“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提供“不朽的长城——馆藏抗战文献展”“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馆藏文献展”“钢铁长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馆藏文献展”等在线展览,满足不能到馆读者的观展需要。通过“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普查平台”,满足业界编目人员查询套录民国时期文献书目信息需要。目前,该平台已汇聚国家图书馆及31家民国时期文献普查成员馆的民国时期书目数据30万条、馆藏数据70万条以及2万余种民国时期图书的书影目次,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国时期图书普查数据库。通过国家图书馆“民国图书”专题资源库,免费全文发布753万页民国时期图书缩微胶片数字化成品,助力学术研究,提升文献资源服务效能。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学习中心”,面向业界免费开放共享“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题讲座”15场,助力广大图书馆从业人员在抗击疫情期间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

  据统计,从今年1月24日到3月10日,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网站点击量582978,用户访问数17076。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普查平台点击量222491,用户访问数5653。“民国图书”专题资源库页访问次数554160次。

  发挥史料整理专业优势,积极策划疫情防控选题。结合当下疫情和国家图书馆馆藏优势,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巴蜀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云南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单位,梳理民国时期传染病防疫资料、社会疾病史与地方疾病史资料选题,策划“民国时期防疫资料系列”专题整理工作。在2018年启动的《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汇编》(全30册,2018年12月出版)、《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续编》(全30册,预计2020年8月出版)基础上,继续组织推出《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三编》《民国时期温病学文献汇编》,实施《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环境史资料丛编·云南省》医疗卫生资料整理项目,开展民国时期云南省霍乱防治工作报告、检疫站工作计划纲要、夏季防疫计划纲要、天花防治计划纲要、鼠疫防治计划纲要、云南省昆明市传染病管理办法、云南省全省各县市卫生机关疫情分报表统计、云南省鼠疫防治工作训练意见、保山鼠疫视察报告、云南迤西区腺鼠疫、今后县卫生设施改进意见、滇西鼠疫防治第三队工作报告、云南省各县局房屋防鼠改善暂行规则、云南省各县防疫工作推进办法等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做好史料深度调研,筹划新的史料整理选题,调查民国时期霍乱、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防疫宣传与防治,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民国时期上海瘟疫与霍乱,以及《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等新闻媒介传染病防疫报道等史料存藏情况,确定资料搜集思路与搜集范围,制定文献整理方案,为高质量推出“民国时期防疫资料系列”打下坚实基础。

  主动向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通报工作进展,回应国际同行关切。根据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IFLA PAC Center)建议,2003年国家图书馆着手“中国中心”筹备工作,2004年“中国中心”正式在国家图书馆成立。2019年底,根据馆领导的相关工作部署安排,“中国中心”日常工作交由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承担。接受此项任务以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向各业务部门征集文献保存保护工作素材,整理撰写相关报告,积极发声,向国际同行宣传介绍我馆文献保存保护成果,不断扩大我馆作为世界大馆应有的国际影响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坚持闭馆不停工,与图联保存保护中心保持线上沟通,积极参与各类专题文献保存保护材料编写工作,其中《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中国中心简介之收藏、复制、保存:缩微摄影和文献数字化》即将作为一个章节在国际图联文件中发布。同时,我们还及时向图联保存保护中心通报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国家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持续提供线上服务的情况。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对我馆在抗击疫情期间的工作表示衷心慰问和高度肯定,并提出对我馆疫情期间的线上工作内容倍感兴趣,希望我馆能够分享更多工作经验。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5426 88545360
中国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