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抗战文献整理成果

来源: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0-09-03

 

  9月2日,国家图书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发布会”, 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文献整理成果,同时展示了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抗战史料征集、研究整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徐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邓凯出席活动并致辞,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主持。

  饶权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给八位国图老专家回信1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发布会,是国家图书馆以实际工作成果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图书馆的殷切期望,履行国家图书馆在文献收藏与保护,为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切实扛起“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国家图书馆将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包括抗战史料在内的文献征集整理、抢救保护和知识服务工作,开放史料获取,创新服务方式,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徐春生表示,全国社科工作办将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资料收集研究作为抗战研究专项工程的重要任务,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对相关课题给予积极支持。
“日本细菌战资源库”提供公众免费公益使用,对于帮助专家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研究、面向全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争夺相关问题上的学术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国家图书馆将更好地发挥好国家总书库职能,在抗战史料收集、整理、编纂、研究和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为开展抗战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李国强表示,国家图书馆历来高度重视抗战文献的搜集、保存、整理与研究,近年来不断加大抗战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力度,在海外抗战文献征集、建立数据库、文献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历史研究院希望未来与国家图书馆在相关领域展开更多合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

  邓凯表示,国家图书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交上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今天,发布“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学术成果,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确立正确的历史观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图书馆是一座宝库,希望未来能够与国家图书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国家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添砖加瓦。

  “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以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为基本素材,对原始文件进行逐页整理标引后建成。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档案还系统揭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期间,美国为获取日本细菌战所谓“研究成果”,阻碍司法公正,牺牲中国人民追究日本细菌战罪责的权利,与日本达成秘密交易的内幕,是研究日本细菌战罪行重要的一手史料。数据库下设日本细菌战档案、人物索引、地名索引、机构索引、疾病索引、相关报告、伯力审判庭审记录、相关历史事件8个子库,并为每份档案撰写了中文提要,实现了原始档案页级深度标引和全库知识点检索定位。从9月2日起,数据库面向全社会提供免费公益使用,展示史实史证,助力学术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配合“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发布,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将这些一手史料原始内容影印出版,以方便专业学者研究使用。同时,发布会现场还陈列了“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丛编”等系列抗战史料1000余册,集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真实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

  为传承保护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国家图书馆实施“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从文献普查、征集、整理、数字化与专题资源库建设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抢救保护工作。八年来先后征集到日本细菌战调查档案、日本战犯审判文献、日本战争罪行文献、日本对华调查文献等史料,较好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家战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5426 88545360
中国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